Progress

《今天,就過喜歡的日子》心得:你應該要多努力 ?

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

海莉 hallie /

May 6, 2023

帶著矛盾開始閱讀

身為大學生,閱讀前我心裡很矛盾 : 「我現在吸收這些內容對我好嗎 ? 我不是應該看那種叫我努力上進的那種書嗎 ?」 畢竟同學都好上進,參加社團、申請交換、實習,段考前夜讀區座無虛席,大家都在刷 GPA、充實履歷、準備研究所,為了出社會後優渥的薪資奮戰。這種拼勁,是年輕人該有的精神才對吧 !?

雖然書中的觀念,和主流背道而馳,但是,能夠衝撞自己的思想的書,就是好書 🙌 所以出於好奇,我開始閱讀這本書。

雙胞胎姊妹、極簡生活家🔎

布蘭達 & 維尼的經歷:金融業高薪上班族 -> 辭職 -> 當整理師 -> wix 網頁設計師 -> 出線上課程 -> 成為自由工作者 ( 寫作、Podcast、拍片 )

她們的求學過程順利,大學進中字輩的學校,後來還念了財金研究所,成為銀行的「儲備幹部」。

但之後,她們在幾乎零存款時辭職,兩度存款歸零,曾有一週的時間,只能去全聯買吐司🍞加果醬吃,也曾經到處游牧、打工換宿。

在辭職後的 7 年間,她們找到了最適合、最舒服的生活方式。

用一句話講完這本書 : 拋下既定的價值觀,透過觀察,實驗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努力的定義,你應該要多努力 ?

上禮拜我跟家人出外散步,爸爸指著在河邊釣到幾條大魚🐟的人說 : 「你看,釣魚就能生活了。」爸爸不只一次跟我說類似的話,莫名其妙的,我聽到總是想哭。

我強加好多壓力和期待在身上,讓自己越來越少恣意的大笑,但是,有形形色色的人,做著各式各樣的工作,不是也都活得好好的嗎 ? 我要去跑外送、去手搖店兼差打工,也沒有人說不行,反正養得活自己不就好了?

我常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,但「一個人是否努力,永遠都不會有標準的答案」,其實不必頻頻跟他人比較。

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

不同程度、朝著不同方向的「努力」,會決定我們的「生活方式」。

作者這段話很有意思 : 「一個喜歡獨自住在山中的人,或許不介意生活在一個只能簡單遮風避雨的小木屋裡。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不事生產的人,是社會的累贅,但我們反問自己又為他人貢獻了什麼 ? 或許還浪費了許多資源,並破壞環境,那麼究竟有多少人該被責備 ? 」

「與其使用他人的生活標準或版本,不如設定自己版本的『努力定義』,然後盡力達成即可。」其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未嘗不可,放寬心吧 ! 人生沒有一定要打勾的里程碑。

能夠努力讓自己整天放寬心無所事事的人,實力最為堅強,畢竟放眼望去幾乎無人能辦到。

少食 : 實際行動 🍪

她們嘗試少食,而後更葷轉素,也試過汁食、果食🧃生活。她們發現:「身體越來越輕盈、有活力,思緒也更清晰,起得更早,睡得也更好,身體也不容易疲勞痠痛。」

少食,是我閱讀後實際嘗試、也很喜歡的部分。我們對飲食都有固定的思維,像是一天三餐、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(結果是麥片商人掰的)、每餐要攝取多少營養,從沒有質疑過,這是不是符合自己身體的需求。

閱讀後我開始減少我吃的「飯量」🍚,目前實施了一個多禮拜,我很訝異之前幹嘛執著吃那麼多飯😂 (朋友家人可做見證) 份量減少後,反而覺得很剛好、中午比較不會想睡。不過,不知道是整個台灣,還是只有新竹,飯都給超多,所以我點餐常要跟老闆說飯少一點。

儘早進行、儘早失敗

她們讓我看到,執行力高、修正改變的速度快,跟平靜的身心是不相衝突的。

從整理師、wix 網頁設計師、到跟人合作架設預約平台、製作線上課程,她們都很快的放下沉沒成本,轉換方向。

我覺得這句話是書中最狂的一句,但也有道理 : 「比起進行規劃與時間管理,掌握自己當下能夠採取的行動要實際得多。尤其自己其實就是那個變化最多的存在,因此或許只有駐足不前的人才有規劃的可能性。」計畫敢不上變化,也許我們想的太多,卻做的卻太少、做的太慢了。

不過,我自己覺得要規劃和時間管理是必要的,如果不拆解任務、不安排時間,我就很難開始行動。

結語 : 衝撞思想的書

書中還提到如何面對擔心害怕、親友的不支持,以及透過觀察自己的購物行為、烹飪習慣、運動習慣、住房型態、保險等等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、金錢觀,非常有趣。

我很喜歡作者們平靜中立的文字,和字裡行間散發出的謙卑,她們對於各行各業、各種生活方式的充滿尊重和祝福。整體來說是本輕鬆好讀,又能一邊反思自己的生活的書,推薦給大家!

帶著矛盾開始閱讀

身為大學生,閱讀前我心裡很矛盾 : 「我現在吸收這些內容對我好嗎 ? 我不是應該看那種叫我努力上進的那種書嗎 ?」 畢竟同學都好上進,參加社團、申請交換、實習,段考前夜讀區座無虛席,大家都在刷 GPA、充實履歷、準備研究所,為了出社會後優渥的薪資奮戰。這種拼勁,是年輕人該有的精神才對吧 !?

雖然書中的觀念,和主流背道而馳,但是,能夠衝撞自己的思想的書,就是好書 🙌 所以出於好奇,我開始閱讀這本書。

雙胞胎姊妹、極簡生活家🔎

布蘭達 & 維尼的經歷:金融業高薪上班族 -> 辭職 -> 當整理師 -> wix 網頁設計師 -> 出線上課程 -> 成為自由工作者 ( 寫作、Podcast、拍片 )

她們的求學過程順利,大學進中字輩的學校,後來還念了財金研究所,成為銀行的「儲備幹部」。

但之後,她們在幾乎零存款時辭職,兩度存款歸零,曾有一週的時間,只能去全聯買吐司🍞加果醬吃,也曾經到處游牧、打工換宿。

在辭職後的 7 年間,她們找到了最適合、最舒服的生活方式。

用一句話講完這本書 : 拋下既定的價值觀,透過觀察,實驗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努力的定義,你應該要多努力 ?

上禮拜我跟家人出外散步,爸爸指著在河邊釣到幾條大魚🐟的人說 : 「你看,釣魚就能生活了。」爸爸不只一次跟我說類似的話,莫名其妙的,我聽到總是想哭。

我強加好多壓力和期待在身上,讓自己越來越少恣意的大笑,但是,有形形色色的人,做著各式各樣的工作,不是也都活得好好的嗎 ? 我要去跑外送、去手搖店兼差打工,也沒有人說不行,反正養得活自己不就好了?

我常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,但「一個人是否努力,永遠都不會有標準的答案」,其實不必頻頻跟他人比較。

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

不同程度、朝著不同方向的「努力」,會決定我們的「生活方式」。

作者這段話很有意思 : 「一個喜歡獨自住在山中的人,或許不介意生活在一個只能簡單遮風避雨的小木屋裡。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不事生產的人,是社會的累贅,但我們反問自己又為他人貢獻了什麼 ? 或許還浪費了許多資源,並破壞環境,那麼究竟有多少人該被責備 ? 」

「與其使用他人的生活標準或版本,不如設定自己版本的『努力定義』,然後盡力達成即可。」其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未嘗不可,放寬心吧 ! 人生沒有一定要打勾的里程碑。

能夠努力讓自己整天放寬心無所事事的人,實力最為堅強,畢竟放眼望去幾乎無人能辦到。

少食 : 實際行動 🍪

她們嘗試少食,而後更葷轉素,也試過汁食、果食🧃生活。她們發現:「身體越來越輕盈、有活力,思緒也更清晰,起得更早,睡得也更好,身體也不容易疲勞痠痛。」

少食,是我閱讀後實際嘗試、也很喜歡的部分。我們對飲食都有固定的思維,像是一天三餐、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(結果是麥片商人掰的)、每餐要攝取多少營養,從沒有質疑過,這是不是符合自己身體的需求。

閱讀後我開始減少我吃的「飯量」🍚,目前實施了一個多禮拜,我很訝異之前幹嘛執著吃那麼多飯😂 (朋友家人可做見證) 份量減少後,反而覺得很剛好、中午比較不會想睡。不過,不知道是整個台灣,還是只有新竹,飯都給超多,所以我點餐常要跟老闆說飯少一點。

儘早進行、儘早失敗

她們讓我看到,執行力高、修正改變的速度快,跟平靜的身心是不相衝突的。

從整理師、wix 網頁設計師、到跟人合作架設預約平台、製作線上課程,她們都很快的放下沉沒成本,轉換方向。

我覺得這句話是書中最狂的一句,但也有道理 : 「比起進行規劃與時間管理,掌握自己當下能夠採取的行動要實際得多。尤其自己其實就是那個變化最多的存在,因此或許只有駐足不前的人才有規劃的可能性。」計畫敢不上變化,也許我們想的太多,卻做的卻太少、做的太慢了。

不過,我自己覺得要規劃和時間管理是必要的,如果不拆解任務、不安排時間,我就很難開始行動。

結語 : 衝撞思想的書

書中還提到如何面對擔心害怕、親友的不支持,以及透過觀察自己的購物行為、烹飪習慣、運動習慣、住房型態、保險等等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、金錢觀,非常有趣。

我很喜歡作者們平靜中立的文字,和字裡行間散發出的謙卑,她們對於各行各業、各種生活方式的充滿尊重和祝福。整體來說是本輕鬆好讀,又能一邊反思自己的生活的書,推薦給大家!

帶著矛盾開始閱讀

身為大學生,閱讀前我心裡很矛盾 : 「我現在吸收這些內容對我好嗎 ? 我不是應該看那種叫我努力上進的那種書嗎 ?」 畢竟同學都好上進,參加社團、申請交換、實習,段考前夜讀區座無虛席,大家都在刷 GPA、充實履歷、準備研究所,為了出社會後優渥的薪資奮戰。這種拼勁,是年輕人該有的精神才對吧 !?

雖然書中的觀念,和主流背道而馳,但是,能夠衝撞自己的思想的書,就是好書 🙌 所以出於好奇,我開始閱讀這本書。

雙胞胎姊妹、極簡生活家🔎

布蘭達 & 維尼的經歷:金融業高薪上班族 -> 辭職 -> 當整理師 -> wix 網頁設計師 -> 出線上課程 -> 成為自由工作者 ( 寫作、Podcast、拍片 )

她們的求學過程順利,大學進中字輩的學校,後來還念了財金研究所,成為銀行的「儲備幹部」。

但之後,她們在幾乎零存款時辭職,兩度存款歸零,曾有一週的時間,只能去全聯買吐司🍞加果醬吃,也曾經到處游牧、打工換宿。

在辭職後的 7 年間,她們找到了最適合、最舒服的生活方式。

用一句話講完這本書 : 拋下既定的價值觀,透過觀察,實驗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努力的定義,你應該要多努力 ?

上禮拜我跟家人出外散步,爸爸指著在河邊釣到幾條大魚🐟的人說 : 「你看,釣魚就能生活了。」爸爸不只一次跟我說類似的話,莫名其妙的,我聽到總是想哭。

我強加好多壓力和期待在身上,讓自己越來越少恣意的大笑,但是,有形形色色的人,做著各式各樣的工作,不是也都活得好好的嗎 ? 我要去跑外送、去手搖店兼差打工,也沒有人說不行,反正養得活自己不就好了?

我常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努力,但「一個人是否努力,永遠都不會有標準的答案」,其實不必頻頻跟他人比較。

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

不同程度、朝著不同方向的「努力」,會決定我們的「生活方式」。

作者這段話很有意思 : 「一個喜歡獨自住在山中的人,或許不介意生活在一個只能簡單遮風避雨的小木屋裡。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不事生產的人,是社會的累贅,但我們反問自己又為他人貢獻了什麼 ? 或許還浪費了許多資源,並破壞環境,那麼究竟有多少人該被責備 ? 」

「與其使用他人的生活標準或版本,不如設定自己版本的『努力定義』,然後盡力達成即可。」其實什麼樣的生活方式都未嘗不可,放寬心吧 ! 人生沒有一定要打勾的里程碑。

能夠努力讓自己整天放寬心無所事事的人,實力最為堅強,畢竟放眼望去幾乎無人能辦到。

少食 : 實際行動 🍪

她們嘗試少食,而後更葷轉素,也試過汁食、果食🧃生活。她們發現:「身體越來越輕盈、有活力,思緒也更清晰,起得更早,睡得也更好,身體也不容易疲勞痠痛。」

少食,是我閱讀後實際嘗試、也很喜歡的部分。我們對飲食都有固定的思維,像是一天三餐、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(結果是麥片商人掰的)、每餐要攝取多少營養,從沒有質疑過,這是不是符合自己身體的需求。

閱讀後我開始減少我吃的「飯量」🍚,目前實施了一個多禮拜,我很訝異之前幹嘛執著吃那麼多飯😂 (朋友家人可做見證) 份量減少後,反而覺得很剛好、中午比較不會想睡。不過,不知道是整個台灣,還是只有新竹,飯都給超多,所以我點餐常要跟老闆說飯少一點。

儘早進行、儘早失敗

她們讓我看到,執行力高、修正改變的速度快,跟平靜的身心是不相衝突的。

從整理師、wix 網頁設計師、到跟人合作架設預約平台、製作線上課程,她們都很快的放下沉沒成本,轉換方向。

我覺得這句話是書中最狂的一句,但也有道理 : 「比起進行規劃與時間管理,掌握自己當下能夠採取的行動要實際得多。尤其自己其實就是那個變化最多的存在,因此或許只有駐足不前的人才有規劃的可能性。」計畫敢不上變化,也許我們想的太多,卻做的卻太少、做的太慢了。

不過,我自己覺得要規劃和時間管理是必要的,如果不拆解任務、不安排時間,我就很難開始行動。

結語 : 衝撞思想的書

書中還提到如何面對擔心害怕、親友的不支持,以及透過觀察自己的購物行為、烹飪習慣、運動習慣、住房型態、保險等等來反思自己的價值觀、金錢觀,非常有趣。

我很喜歡作者們平靜中立的文字,和字裡行間散發出的謙卑,她們對於各行各業、各種生活方式的充滿尊重和祝福。整體來說是本輕鬆好讀,又能一邊反思自己的生活的書,推薦給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