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gress

《全球人才搶著學 ! 密涅瓦大學》原來有這種教學方法

教育的先驅,應對未知挑戰的必修課

海莉 hallie /

2022/4/7

你聽過密涅瓦大學嗎 ? 那你知道這所沒有校園的大學,居然比哈佛還難進嗎 !? 傳統大學教導的是知識,密涅瓦教的則是 : 應對未知挑戰的「思考習慣」。當資訊唾手可得,由「思考習慣」養成的決策能力,才是真正稀有、帶得走並用的出來的能力。透過書中三位大叔的視角,我們能了解這些「思考習慣」,以及其應用的情境和方式。

傳統教育的問題

三位40歲中年大叔李家達、劉紹穎、黃禮宏,想去密涅瓦大學的「學習理由」不盡相同,但他們不約而同都表達了對於傳統教育的不信任,期盼用全新的學習方式更新自我、教養他們的子女。以下列出2個書中提到的傳統教育的問題。

被動學習、不知為何要學

「為什麼要學這個 ?」 不外乎是大家在求學階段常會問的問題。而「考試會考」這個答案,往往就是我們唯一學習的原因。學習過程太過考試取向,讓我們失去了好奇心和動力。作者李家達的這句話讓我非常有共鳴 : 「我們只是想重複過去學生做過的事交差」。

我想起大一所做的普通化學、普通物理實驗,大家趕著做完實驗、快閃離開,回宿舍拿出一疊學長姐的家傳 ( 同樣實驗的報告 ),找一份字比較好看的報告開始「臨摹」。大家都在交差,誰都不會想犧牲讀書時間,當冤大頭自己動腦寫。實驗課從來不是因為帶著好奇心想去驗證些什麼,只是因為要拿到學分而做的苦差事。

不只是被動學習,我們連「學習的原因」都找不到。許多學生包括我在內,也都如作者劉紹穎在企業、醫院內辦課程時的學員一樣,開始上課前表現出人生索然無味、我也不想坐在這裡的樣子,想來就讓人難過。

教錯內容、用錯方法

密涅瓦大學的創辦人班.尼爾森 ( Ben Nelson ),更指出目前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兩大問題 : 教錯內容、用錯方法。

引用蓋洛普公司的調查數據,只有11%的企業認為學校有幫助學生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。也就是說學校根本教錯內容。作者李家達也批評學用落差大的現況,他說 : 「從學校進入社會,就像是一個歸零重修的過程,那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,去學未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呢 ? 」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培養應對未知與挑戰的能力,但學校所學的東西,常會讓我們在遇到困難時,找不出任何有用的素材。

更糟的是,教學還用錯方法,演講法加上考試,早就被科學證明是非常沒有效率的,通常學生在六個月後就會忘掉90%的內容。然而,「社會不只仍然容忍這種教育方式,拚命把孩子往升學窄門裡面擠,還對外宣稱,教育和學生是最重要的事。」作者認為,教育真的從本質上出了很大的問題。

空的大教室

密涅瓦大學做了什麼改變 ?

面對以上的問題,密涅瓦大學認為解決之前,首先要思考學習的目的,而學習的目的在於「培養應對未知的決策能力」。為了教導出能夠主動學習、解決問題,並具備創意思考的學生,他們用 : 跨學科的教學內容、討論性質的課堂,和體驗橫跨7國的生活等方式,致力於打造以#思考習慣為核心的學習殿堂。

密涅瓦的教學內容以解決問題為導向,圍繞著4大決策思考力 : 批判思考、創意思考、有效溝通與有效互動。每個「決策思考力」底下還有許多以「#」表示的思考習慣

思考習慣是課程的核心,「#」是校內共通的語言。每堂課上會討論1~2個思考習慣,課後則會有這些習慣的綜合應用。藉由反覆的刻意練習,讓這些思考習慣內化為學生「解決問題的思考框架」,能夠在走出校園後,拿出來靈活應用。

密涅瓦的「教學方式」也同樣具前瞻性。他們採取完全主動學習的翻轉教室,學生要在課前讀完所有的素材,並在小班制19人以內的線上課程,和老師同學們討論。課堂上也會有即時測驗、分組討論、辯論、大報告等教學活動,讓學員在腦力激盪的同時,熟悉運用思考習慣。

作者李家達說 : 「密涅瓦的主動學習課堂之所以完美,不是因為教的東西有多厲害,或老師學生有多優秀,而是每個人隨時都在給予,也同時收穫。」密涅瓦的教學方式讓我發現,原來教育可以不只是單方面的給予和接受。

以下將分享3個我印象最深刻的內容,分別是批判思考、問題解決的流程,和複雜系統。

玩具汽車在地圖上

批判思考

以往我們會誤以為批判思考指的是批評、針鋒相對,但書中說 :「所有批判思考都是為了讓你更深入的參與一段溝通或對話,並做出有效的回應與決策。換句話說,批判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的溝通,而不是贏得爭論。」我們不需要痛罵,而是對話。

批判思考的第一步,是擁有或轉變成批判思考的態度。我們要保持思考的彈性,不要立刻被既有的價值或判斷給限制,反而要隨時保持懷疑。《初生之犢》的作者麗茲也給出類似的建議 : 選擇好奇而非批評。有開放的心態,批判思考才有可以發揮的空間。接下來,第二步才是技術層面,例如透過思考框架來減少認知偏誤

了解「認知偏誤」,能讓我們在生活中,減少一昧偏袒某方論點的情況,讓溝通更加順利,也能讓我們更好的過濾資訊。因此,我們在遇到問題時不僅要做事實的辨證,還需要 #偏誤檢驗和 #偏誤減輕。作者舉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?te壞特,遭到大學教授揶揄的事件為例,來說明3個日常中常見的認知偏誤。

  1. 是否因為 #注意偏誤,使他只選擇性注意到這位歌手搶眼的外表與歌聲,而忽視她在醫療專業上的認真學習 ?

  2. 是否他有 #情感偏誤,只因為不喜歡這個人而做出不嚴謹的批評 ?

  3. 是否他的評論只是基於#確認偏誤,選擇性的蒐集支持自己偏見的細節,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,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 ?

隨時以認知偏誤來檢視自己的想法,才能客觀的拋出使人信服的論點,在論辯中站得住腳。
一男一女面對面討論

問題解決的流程

問題解決的流程大致簡化為下 :

  1. #問對問題

  2. #拆解問題

  3. 釐清必須遵守的#限制條件

  4. 解決障礙

第一步「問對問題」容易被忽略,但至關重要。書中說 : 「我看到最多團隊討論問題卡關的根源,都是來自於先射箭再畫靶,大部分的人從第一天得到交辦任務後,心裡就在盤點有什麼解方可以用。」《初生之犢》中也建議 : 把「解決方案」替換成「發現真正問題的所在」。發明家查爾斯.凱特琳曾說 : 「清楚的闡釋問題,你就解決了問題的一半。」可見釐清問題,永遠要先於尋找解決方案。

在「問對問題」後,若問題太大,則要#拆解問題。接下來,要區分出問題中的「障礙」和「限制條件」,這麼做能使情況從複雜轉為清晰。可以思考在這次問題解決的過程中,什麼東西是你不能改變的#限制條件,什麼是你可以設法移除的障礙。在面對問題時,我們都要嘗試在符合限制條件下,聚焦在解決障礙,以達成目標。

不只能在工作上考慮 #限制條件,我很喜歡作者劉紹穎對 #限制條件的另一種詮釋,他領悟到 : 將「改變別人」當成是一種  #限制條件,就能將心力放在我可以做什麼,或是如何改變我自己。如同《被討厭的勇氣》中提到的「課題分離」,這麼做不是消極逃避問題,而是因為劃清了限制,接受自己無法改變他人,而能放下煩惱,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解脫。

跑道上的跨欄

複雜系統

密涅瓦大學認為,在教學生溝通、談判、團隊合作之前,要先了解什麼是「系統」。複雜系統讓我聯想到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中所重視的「思維模型」,若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、用複雜系統來看待問題,就能產出更多元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
這邊作者提出「臨界點」的概念 : 「當干擾能力大於系統內部的維持能力 (抗干擾能力) ,我們把這個點稱為臨界點,也就是系統發生改變的邊界。」有趣的是,我們也可以用臨界點的觀念來看人際關係。

人際關係對我們的影響,遠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大。而為什麼有些關係會不斷惡化 ? 就是當你身邊的「人際模式」被固定了,但其實你並不喜歡被如此對待,若是持續下去,最後整個你所在的系統,就會處於一種累積「臨界點」的狀態,等待某一天你維持不住了,以某種形式崩潰。

若是想改善人際關係、創造有效的互動和溝通,可以模仿複雜系統課程的最後一個大報告 : 「自我反思」,用 3 個思考習慣,重新省思自己所在的系統,以及系統如何影響著你的決策和行動。這 3 個思考習慣分別是 #自我覺察 #一致性 及 #責任。作者李家達透過這樣的分析,有意識的改善人際模式,解決家庭紛爭。

  • 你會從什麼角度來分析自己,進行自我覺察和反思 ?

  • 你能看到你所面對的衝突背後的人際模式慣性嗎 ?

  • 你能夠很明確的表達出你的價值觀嗎 ?

  • 你知道你的想法、感受和行動是來自於哪些文化脈絡的制約嗎 ?

  • 如果意識到這些文化上的影響,你會選擇尊從還是對抗 ?

  • 你覺得你在每一段關係和你所在的社會系統中,擔負著怎樣的責任呢 ?

這世界雖然複雜,也沒辦法百分之百理解,但最棒的是我們可以透過學習比昨天理解更多。
一個男子看著牆上一張張寫滿的紙

結語

全球人才搶著學 ! 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》這本書的寫作手法,是以多個「案例」來說明各個 #思考習慣。透過3位作者精彩的拆解和分析,我才發現一個問題的背後,居然考量的層面那麼廣泛,而 #思考習慣又總是能撥雲見日。

其中,森林大火的案例顛覆了我的觀念,讓我知道不是解決當下看到的火苗 (問題) 就好,而是要考慮「臨界點」,並提升森林抗干擾的能力;保全人員因背心被撕毀而情緒失控的案例,則是充分展現了解決問題時,也要考慮到心理層面的影響,而不是盲目地舉辦教育訓練;蘇花高的開發案,則讓我發現不論是草率的支持興建,或是單純以環保為由的反對興建,都是尚未看見問題全貌的解決方案。

書中的案例相當精采,讓我腦洞大開。光是平順的看過作者們舉出的案例,我就能想像課程驚人的燒腦程度。這場教育盛宴必定帶給密涅瓦學生滿滿的能力值,以應對未知的挑戰。不過,雖然我們沒有擠進密涅瓦大學,這本書以及書末的〈密涅瓦思考習慣清單〉,不僅讓我們站在浪頭,看見未來教育的風采,也讓我們能用更多視角看待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