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gress

《以小勝大》心得 : 當「名校學渣」遇上「學店學霸」

顛覆強弱法則,你要當大魚還是小魚 ?

海莉 hallie /

2022/6/24

三千年前,在古巴勒斯坦的戰場上,一場單挑決鬥即將展開。兩方敵軍分別派出最勇猛的戰士「歌利亞」,和自高奮勇的「少年牧羊人」。兩百公分高的歌利亞,戴著頭盔、穿著鎧甲,手裡拿著大盾牌和矛槍,看起來雄壯威武,但在他連敵人的面目都看不清時,一顆石頭飛速射進他的額頭,他砰的一聲仆倒在地。這位用投石器打敗巨人的牧羊少年,名為「大衛」。這個故事,是《以小勝大》的序章。

1.以小勝大 : 弱者未必恆弱

以小勝大》這本書中,探討許多「弱者贏得勝利」的真實案例,從教育談到政治、戰爭、犯罪。作者麥爾坎.葛拉威爾 ( Malcolm Gladwell ) 透過剖析真人真事,重新解讀強弱法則,這些翻轉命運的弱者,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 : 優勢可能是陷阱,劣勢或許蘊藏機會。來看以下 2 個例子吧 !

你一定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患有「閱讀障礙症」吧 ? 但閱讀障礙症竟然培育出許多傑出的企業家,包括嘉信理財創辦人 ( Charles Schwad ),捷藍航空創辦人 ( David  Neeleman ),和高盛集團總裁 ( Goldman Sachs )。理由是,他們被迫進行更高強度的「彌補性學習」,成長中的不順遂也增強他們的韌性,更具有勇氣和膽識。

你相信嗎 ? 19 到 20 世紀的英國歷任首相,居然有高達 67% 的人在十六歲之前「喪父或喪母」! 在美國歷任總統身上也有類似情況,從華盛頓到歐巴馬,美國的頭四十四位總統中,有十二位在年輕時喪父。當然喪父喪母不是好事,這麼巨大的打擊,讓許多青年走上「犯罪入獄」這條路,但也蘊育出堅強的人,他們走出絕望,把逆境活成轉機,造就截然不同的人生。可見「弱者未必恆弱」。

有些優勢是來自有形資源,有些優勢則是來自缺乏有形資源,弱勢者之所以常打贏,原因在於前者與後者有時是不分軒輊的優勢。
曲棍球比賽

2.倒 U 形曲線 : 強者未必恆強

接下來看「強者未必恆強」。其中,「倒 U 形曲線」是貫串全書的圖形。曲線表示在某些情況下,「居於兩邊極端值」的群體,可能輸給「居中」的群體,也就是「我們直覺認為一定更好的情況」,像是更大、更富、更強,未必真的比較有利。這邊舉 3 個有趣的例子。

(1.) 有錢人也有教養上的苦衷 ? 在極度富有的環境下教育小孩,遠比任何人想像的還要難。當你沒有「我們買不起」這個理由時,要讓小孩理解你的價值觀、金錢觀,是很困難的。財富能買到的東西,未必能轉化為真實世界的優勢。

(2.) 當班級人數減少,老師會更用心嗎 ? 對學生會更好嗎 ? 其實,現代人著迷的小班制有它的盲點。最剛好的班級人數是約20人,30人以上太多,10人以下又太少。班級規模太小,學生可能因此缺乏可參考的學習對象,上課也不夠熱鬧,很難組織小組活動、較缺乏想法的激盪。作者提供的觀點是 :「教室裡的學生們是互相學習的重要夥伴,而不是爭相搶奪老師關注的競爭者。」

(3.) 當「入獄比例」到達某個值,「犯罪率」居然不減反增 ? 當我們比較佛羅里達州首府 : 塔拉哈希的社區的入獄人數,以及社區在一年後的犯罪率,可以發現 : 若有一個社區有「超過 2% 以上的居民入獄」,「監禁降低犯罪率」的效果就會出現反轉,也就是產生負效果。監禁所造成的家庭問題,和過度掃蕩在社區中形成的同仇敵愾,是執法人員和訂法者需要注意的問題。

3.大魚小池塘效應

講了弱者和強者的案例後,接下來我想把焦點放在讓我很感興趣的 : 大魚小池塘效應。這要從「相對剝奪感」說起。

相對剝奪感會放大負面感受

你認為哪一類國家的人民自殺率較高 ? 是那些聲稱他們很快樂的國家,如瑞士、丹麥、冰島、荷蘭和加拿大 ? 還是希臘、義大利、葡萄牙和西班牙 ? 答案是 : 快樂國家的自殺率,高於不快樂國家。

因為在絕大多數人臉上都掛著微笑的國家,鬱鬱寡歡的你身處其中顯得無比難過。事實是,我們並不常拉遠距離來看待自己的處境,而是常拿自己和周遭的人相比。用同樣的邏輯,優異學校的普通學生,看著周遭出色的同學,他們感覺如何 ?

教育中的實例

在美國,起初選擇 STEM 相關科系,也就是科學、工程和數學科系的學生中,有超過一半在第一或第二年退出。許多人轉換到學業負擔、壓力較輕,或競爭不那麼激烈的人文科系。

欲了解這些人退出的原因,研究人員拿「入學成績」與「最終取得 STEM 科系學位」的數據進行分析,並取兩個學校為樣本,分別是「哈佛大學」和相對較差的「哈威克學院」。他們把兩所學校的學生,分別依照入學成績的高低分為三群人,並觀察這三群人最終取得學位的比例。

研究顯示,這三群人,分別在兩所學校中的「退出比例」非常相近,成績在前三分之一的學生取得較多學位,而後三分之一的學生,則退出的比例較高。誇張的是,雖然「哈佛學渣」的入學成績比「哈威克學霸」更高但他們卻和「哈威克學渣」一樣,有相同比例的人退出 STEM 科系。

「哈佛學渣」就像是「大池塘中的小魚」,因排名較低,造成自我價值感低落;「哈威克學霸」則像是「小池塘中的大魚」,對自己有更正面的評價,能維持學習的動機。這個「大魚小池塘效應」( Big-Fish-Little-Pond Effect ) 的意思,就如同中文裡的「寧為雞首,誤為牛後」。

這個研究是針對「取得學位」,那在「學術上的表現」呢 ? 讓我們來看這個對博士班學生的研究。

頂尖經濟博士班畢業的學生,在學術生涯前六年產出的「學術文獻」,應該遠高於所有普通水準的博士班吧 ?  統計結果是,頂尖學校最優秀的學生,的確發表最多,能發表 3~4 篇,但「非前三十名的學校」中最優秀的學生,平均發表 1.05 篇論文,高於那些在哈佛大學、麻省理工、耶魯、普林斯頓中 PR.80 的學生。可以看出,非名校的學生,不一定差於高材生。

勇敢離開大池塘 ? 我的一些想法

從以上兩個研究可以發現,相對剝奪感越強,對自己就越沒有自信,越有可能半途退出,或失去幹勁。因此書中提出這樣的看法 : 「進入錄取率低的優異學校不一定完全有益,而是利弊參半、好壞未卜。」那麼,當我們有能力在大池塘或小池塘間做出選擇時,究竟該怎麼選呢 ? 我融合了這篇 2017年的教育期刊,和一些自己的看法,試著做出判斷。

過往文獻僅僅指出雞首位置與學業自我概念之間的正向關係,該教育期刊則探討「雞首」對於「不同學業程度者」的影響大小。研究結果我擷取如下 :

對基本學力較的學生來說 :

  1. 身為雞首有相當大的正效應。( 同大魚小魚 )

  2. 受惠於優秀同儕所帶來的進步幅度較大。( 不同大魚小魚 )

對基本學力較的學生來說 :

  1. 身為雞首反而對日後進步幅度有負面影響。( 不同大魚小魚 ) 在排名居前時,可能因為獲得自信心而提升學習動機,卻也可能因自滿怠惰而降低學習動力、減少用心的時數。

  2. 受惠於優秀同儕所帶來的進步幅度較小。( 同大魚小魚,因為比較而造成自尊心受打擊 )

那對兩群學生中的「牛後」呢 ? 結果是「較差的排名,雖可能因個人自我概念不高而產生一些負向影響,但也可能因此產生迎頭趕上的驅動力。當正效果與負效果可能同時存在時,最後的綜合影響力便是取決於哪種心理機制的影響力較強。」

簡而言之,雖然從統計上得到合理的結論,可以做為選擇時的參考,但最終決定我們要被正向影響、或負向影響的關鍵因素,仍在於「心態」。當我們身為雞首時能否保持一顆好學謙虛的心 ? 當我們身為牛後時,能否不讓排名定義自己的成敗,並主動結交優秀的朋友,從他們身上學習 ? 或是積極從別的地方獲得成就感 ? 就算學業成就不突出,仍舊保持自信和好奇心 ?

我們一定都想當「小池塘中的大魚」,但患有小兒麻痺的《我在地球的奇異旅程》的作者火星爺爺這麼說 : 「不管做什麼事,去一個更大、競爭更強的地方,才會得到磨練。」雖然在大池塘中比較艱辛,但不貪戀溫暖,才能把自己推向更大的生活舞台。

我想,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生活中,很難說選擇哪個比較好,但與其退到小池塘中,可以確定的是,我們更該努力成為「勇闖大池塘」的人,和在大池塘中屹立不搖的人

女人遊客於冬季,坐著欣賞壯觀的藍色大河,周圍群山圍繞

結語

《以小勝大》這本書的故事十分精彩,可以看出作者葛拉威爾蒐集資料的用心,和他對於歷史事件的掌握。讀起來頗像是在讀小說,書中畫面躍然紙上,推薦給大家。我不小心寫多了🤣,就用這句話來為本書的概念 : 弱者未必恆弱,強者未必恆強,做個總結吧 !

你看見巨人和牧羊人即將對戰,你的目光被巨人的利刀、堅盾和閃閃發光的盔甲所吸引;但是,這世界上有太多卓越和可貴的東西來自牧童,他具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力量與意志。